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扫一扫,加关注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自动标注方法综述
    常致富,周风余,王玉刚,沈冬冬,赵阳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9, 49 (6): 25-35.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9.244
    摘要4456)   HTML124)    PDF(pc) (7881KB)(2080)    收藏

    图像自动标注是目前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交叉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对图像自动标注领域中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综述;针对图像自动标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按照基于多模态空间、基于多区域、基于编码-解码、基于强化学习和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等五个分类标准进行详细综述;介绍图像自动标注领域相关的数据集和评价标准,对比不同图像自动标注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图像自动标注领域的当前研究现状,提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3个关键问题,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本研究进行总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ATP-EMTP的电弧建模及工程仿真
    窦婷婷,姚元玺,陈鹏,芦灯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102-108.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129
    摘要4442)   HTML    PDF(pc) (1438KB)(837)    收藏
    采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ATP-EMTP)仿真分析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同塔共架线路杆塔遭受雷击后的响应。验证改进Mayr电弧模型对研究的适用性,建立具有频率响应的输电线路仿真模型、多波阻抗的杆塔模型、基于先导法的空气间隙击穿模型,分析接地极线路对直流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以及接地极线路招弧角的放电情况。研究表明:由于接地极线路差绝缘的保护作用,直流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提高约45.9%;单极大地运行情况下,雷击点处多基杆塔的招弧角间隙建立持续电弧,引发接地极线路多点接地故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快速区域建议网络的图像多目标分割算法
    黄劲潮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20-26.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592
    摘要4248)   HTML    PDF(pc) (6800KB)(1200)    收藏
    针对传统方法在语义分割中存在大量冗余、结果重叠,造成图像分割算法的结果正确率、鲁棒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区域建议网络的图像多目标分割算法。使用选择性搜索(selective search, SS)算法给出初始候选框;采用快速区域建议网络从初始候选框中分类出初始分割框;使用图割算法(GrabCut)从初始分割框中分割出多目标。为了验证本研究算法,采用ImageNet上预训练的VGG16模型,分别使用COCO数据集和CityScapes数据集的训练数据对VGG16模型微调,使用测试数据进行语义分割和多目标图像分割。与YOLO(you only look once,)算法相比,本算法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提高了2.16%和1.55%。GrabCut算法在快速区域建议网络的初始分割框上,对多目标的分割更精确,鲁棒性更强。本研究构建的算法通过区域建议网络的得分筛选多目标分割的候选框,保留高得分的候选框来提升图像多目标分割的精度,在多目标的模式识别场合中拥有广泛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四足机器人静-动步态平滑切换算法
    辛亚先,李贻斌,李彬,荣学文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42-49.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364
    摘要4035)   HTML    PDF(pc) (4590KB)(908)    收藏
    为提高四足机器人对不同地形的适应能力,给出间歇静步态向对角小跑步态切换(walk-to-trot)的不同情况以及最优(在保证稳定切换的前提下,实现速度的平滑变换和不同步态情况下的最短时间切换)切换方法。为保证步态切换过程中的平滑性,给出关于时间的速度公式,使机体重心保持恒定加速度;为保证切换阶段的稳定性,利用改进的泛稳定裕度判别法(wide stability margin method, MWSM),通过调整足端与质心相对位置,消除步态变换过程中由惯性力导致零力矩点后移对稳定性的影响。基于Webots仿真软件,建立四足机器人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应用于间歇静步态中的6个状态点并将其平滑、稳定的切换为对角小跑步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进展
    刘延俊,武爽,王登帅,王若宏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1, 51 (5): 63-75.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1.234
    摘要4015)   HTML214)    PDF(pc) (13090KB)(1791)    收藏

    为准确把握海洋波浪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情况, 以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为出发点, 综述当前的重要研究进展。波浪能装置形式尚未收敛, 以不同的能量捕获方式为分类原则, 介绍振荡水柱式、越浪式和振荡体式3类主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换系统。分析每类装置的优缺点,选取典型工程装置展开详细的介绍。对我国已经完成海试的工程装置情况进行整理, 发现振荡体式是我国当前最主流的装置形式。总结波浪能发电装置性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分别从高效性与稳定性、可靠性与成本和多元化综合平台建设3个方面探讨波浪能发电装置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及主要的突破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计及排放的动态经济调度免疫克隆演化算法
    钱淑渠,武慧虹,徐国峰,金晶亮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1-9.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369
    摘要3882)   HTML    PDF(pc) (881KB)(642)    收藏
    结合免疫系统的克隆选择原理和遗传进化机制,提出一种免疫克隆演化算法(Immune clon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 ICEA)。ICEA建立克隆选择机制与演化机制的动态结合,提出动态免疫选择和自适应非均匀突变算子,针对动态经济调度(dynamic emission economic dispatch, DEED)问题特性引入不同的等式和不等式的约束修补策略,使其适合大规模约束的DEED问题求解。数值试验将ICEA应用于10机系统进行测试,并与同类算法展开比较。仿真结果表明,ICEA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全局优化效果,获得的Pareto前沿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延展性,该结果能为电力系统调度人员提供较为有效的调度决策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环境中高氯酸盐的来源、水污染现状与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高宝玉,宋雯,姚广平,岳钦艳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0, 50 (5): 107-117.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9.572
    摘要3781)   HTML396)    PDF(pc) (2943KB)(1352)    收藏

    高氯酸盐具有高稳定性、高水溶性、强氧化性和低挥发性,广泛应用于军工制造、航空航天与工业生产等领域。伴随着空气流动和水体迁移,越来越严重的高氯酸盐水体污染现象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有关高氯酸盐的来源、水体污染现状和治理工艺,国外已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调查,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严重忽视高氯酸盐的环境污染问题,缺乏对其系统深入的处理工艺研究,更缺少相关环境质量标准与安全浓度限值。综述了高氯酸盐的来源、危害和水污染现状,分析了世界已有的高氯酸盐浓度限值标准,并重点总结了高氯酸盐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高氯酸盐污染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隧道衬砌检测探地雷达图像分析与工程应用
    周陈婴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61-68.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015
    摘要3676)   HTML    PDF(pc) (18207KB)(556)    收藏
    为了提高隧道病害检测人员对于隧道衬砌病害的识别准确度,基于探地雷达工作原理,结合实际工程应用经验,系统研究衬砌厚度、钢筋及钢拱架分布情况、保护层厚度、围岩破碎富水裂隙发育程度、脱空、不密实、雷达脱离等雷达图像特征及其解译原理,形成一种用于隧道衬砌病害检测的高效探地雷达信号解译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其中钢筋在图像上呈现月牙形,脱空在图像上呈弧形反射,不密实表现为杂乱波形,天线脱离呈条带状亮反射。解译方法为隧道衬砌检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有利于隧道病害的及时处理及隧道衬砌质量的准确评价,对提高隧道的整体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大气采样干燥技术除湿效果的测试与对比
    赵亚楠,王新锋,李锐,陈天舒,薛丽坤,王文兴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128-136.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103
    摘要3656)   HTML    PDF(pc) (1516KB)(663)    收藏
    高湿、云雾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测量结果,甚至损坏测量设备,因此在大气采样中需采用干燥技术进行除湿。测试对比了旋风切割器、加热带、Nafion干燥管、硅胶干燥管4种干燥装置的除湿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旋风切割器能有效去除液态水,主要用于痕量气体和细颗粒物;加热带快速降低样品空气的相对湿度,但波动较大,平均除湿效率约为20%~40%,用于热稳定污染物;Nafion干燥管除湿效率通常小于20%,适用于各种痕量气体和颗粒物;硅胶干燥管除湿效率稳定,在50%左右,用于颗粒物。几种干燥装置的使用均会引起痕量气体的损失,其中加热带较大,约为10%,旋风切割器和Nafion干燥管不超过10%,甚至低于5%。不同干燥技术各有其适用性和优缺点,使用时应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智慧公路关键技术发展综述
    吴建清,宋修广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0, 50 (4): 52-69.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0.149
    摘要3611)   HTML638)    PDF(pc) (2579KB)(2932)    收藏

    赋予公路工程以智慧,建立智慧公路等新一代“互联网+”设计、建造、管理、监测和运营五位一体系统,是当下土木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计算机等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围绕智慧公路,针对交通“设、建、管、监、运”环节的关键技术,面向智慧公路全寿命周期,从多功能路面材料、智慧建造与智能监测、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物联网技术等5个方面入手,系统阐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关键共性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换热器结构发展综述及展望
    杜文静,赵浚哲,张立新,王湛,季万祥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1, 51 (5): 76-83.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0.423
    摘要3590)   HTML232)    PDF(pc) (4892KB)(3484)    收藏

    主要介绍换热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对不同结构换热器的产生及典型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微结构换热器和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及其为了实现强化传热所开展的相关几何参数优化和结构改进的发展工作。分析现有换热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限制,总结换热器结构更新的具体建议和发展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基于反向解耦的PWM整流器分数阶内模控制
    李翔宇,赵志诚,王文逾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109-115.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441
    摘要3504)   HTML    PDF(pc) (1611KB)(580)    收藏
    针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提出一种新型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利用反向解耦方法实现电流环的完全解耦,且避免了复杂的矩阵求逆运算;根据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原理,设计了电流环IMC-PI控制器,该控制器仅有一个可调参数;在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设计中,将IMC与分数阶控制(fractional order control, FOC)相结合,给出一种分数阶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利用系统截止频率和最大灵敏度指标,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鲁棒整定。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及抗扰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六维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的图像增强算法
    张宪红,张春蕊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10-19.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063
    摘要3480)   HTML    PDF(pc) (11598KB)(645)    收藏
    针对滤波去噪对边缘造成的弱化、部分采集图像不清晰以及对比度低的问题,在充分分析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六维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的图像增强算法。试验表明:基于六维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的图像增强算法可以更好地达到图像增强效果。与其它几种增强算法相比,增强效果清晰,且算法更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氮形态对钝顶螺旋藻深度除氮性能的影响
    刘婷,蒋丽,周维芝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116-121.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092
    摘要3466)   HTML    PDF(pc) (974KB)(310)    收藏
    研究合成二级出水中不同氮形态(氨氮、亚硝氮、硝氮、尿素)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除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在氮形态不同的模拟二级出水中均可生长并有效去除其中的氮。当二级出水中的氮源分别为氨氮(质量浓度为29.3 mg/L)、硝氮(28.3 mg/L)、亚硝氮(28.6 mg/L)、尿素(29.1 mg/L)时,处理5 d后,总氮的质量浓度分别降至3.5、6.8、4.6、4.0 mg/L。二级出水中75%以上的氮被微藻同化积累在藻体内,仅4%~10%以气态氮形式被去除。为二级出水中氮的深度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微藻培养提供新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咸水区水泥土桩劣化及改性对道路复合地基的影响
    王忠啸,崔新壮,崔社强,张磊,车华桥,苏俊伟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69-77.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580
    摘要3448)   HTML    PDF(pc) (6447KB)(526)    收藏
    为了揭示咸水区水泥土桩劣化及改性对道路复合地基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分析黄河三角洲土水的理化性质,研究含盐水泥土的力学特性。基于莫尔-库伦本构模型和强度折减法,利用FLAC3D模拟水泥土桩劣化及改性对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下水基本上为矿化度大于5 g/L的盐水,盐分以氯化物为主;盐的腐蚀作用会使水泥土发生劣化而强度降低;水泥土桩劣化会增大复合地基沉降,降低桩体承载能力;用矿渣微粉对水泥土桩改性可有效提高桩体承载能力、减小复合地基沉降。为此,在咸水区复合地基设计中,充分考虑水泥土桩的劣化效应是确保路基在全寿命周期内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于电流特性的主动磁轴承电磁线圈故障诊断
    程鑫,张林,胡业发,陈强,梁典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94-101.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617
    摘要3445)   HTML    PDF(pc) (5624KB)(357)    收藏
    磁悬浮轴承因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电磁线圈的故障可能导致转子失控,从而造成严重后果。提出一种应用于磁悬浮轴承的在线电磁线圈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建立数字开关功放输出电流的数学模型,获取其电流输出特性,从理论上分析线圈发生故障对输出电流变化率的影响;建立两态调制下的Matlab/Simulink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方法的理论可行性;设计基于电流过采样的故障诊断方案以及相关算法,搭建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的数字开关功放试验平台,进行了相关线圈故障的在线检测试验,结果证明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基于现场总线兼容技术的除尘系统一体化改造
    王琦,孙竹梅,刘少虹,白建云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37-41.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121
    摘要3429)   HTML    PDF(pc) (3151KB)(442)    收藏
    借助网间协议变换器,实现了Profibus-DP与DeviceNet两种异构现场总线协议网络的通信,建成由西门子PCS7作为上位主控系统,由欧姆龙PLC作为下位现场控制子系统的双层监控系统。通过西门子PCS7系统配置,上位级监控程序连续功能图(continuous function chart, CFC)组态,远程监控画面组态,网关PD-100S设置和下位欧姆龙PLC系统配置,将除尘系统纳入电厂主控DCS管控范围。该一体化改造方案所需购置的新设备少,相关软硬件组态及参数设置量小,在现有除尘系统数据更新量下能可靠地实现远程监控。该方案可为异构现场总线系统集成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一类分数阶冠状动脉系统的混沌同步控制
    孟晓玲,王建军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55-60.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6.463
    摘要3408)   HTML    PDF(pc) (499KB)(492)    收藏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分数阶微积分,研究一类分数阶冠状动脉系统的混沌同步问题,给出系统取得同步的三个充分性条件。研究表明:选取适当的控制器,系统能够取得混沌同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磁悬浮作动器的串级PID控制设计与试验
    吴华春, 谢思源, 陈昌皓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8, 48 (4): 88-93.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616
    摘要3400)   HTML    PDF(pc) (9324KB)(387)    收藏
    为提高主动隔振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善系统的控制质量,利用系统辨识得到磁悬浮作动器控制通道的数学模型并设计相应的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 PID)控制器:系统的内环为加速度环,主要控制隔振台的加速度;系统的外环为位移环,使隔振台回到中心位置并调节加速度控制器的参考值。利用一阶系统理论分析串级PID控制的动态性能,通过在Matlab中建立串级PID仿真控制模型验证理论结果,利用单自由度试验平台设计串级PID控制系统,对比试验和仿真加速度传递率,分析加速度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串级PID控制方法,控制对象在1~25 Hz频段内的衰减幅度为-22.5~-2.2 dB,实现了有效的振动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基于word2vec词模型的中文短文本分类方法
    高明霞,李经纬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9, 49 (2): 34-41.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197
    摘要3389)   HTML63)    PDF(pc) (2868KB)(765)    收藏

    针对受字数限定影响的文本特征表达能力弱成为短文本分类中制约效果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word2vec维基百科词模型的中文短文本分类方法(chinese short text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embedding trained by word2vec from wikipedia, CSTC-EWW),并针对新浪爱问4个主题的短文本集进行相关试验。首先训练维基百科语料库并获取word2vec词模型,然后建立基于此模型的短文本特征,通过SVM、贝叶斯等经典分类器对短文本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进行短文本分类,最好情况下的F-度量值可达到81.8%;和词袋(bag-of-words, BOW)模型结合词频-逆文件频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TF-IDF)加权表达特征的短文本分类方法以及同样引入外来维基百科语料扩充特征的短文本分类方法相比,本研究分类效果更好,最好情况下的F-度量提高45.2%。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基于F-PointNet的3D点云数据目标检测
    万鹏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9, 49 (5): 98-104.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348
    摘要3369)   HTML52)    PDF(pc) (3128KB)(1129)    收藏

    针对目前3D点云目标检测模型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使用直接处理点云数据的F-PointNet模型检测汽车、行人和骑车人,并对模型进行微调,进一步提升模型的目标检测精度。试验中使用不同的参数初始化、$\ell $2正则化和修改卷积核数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Xavier参数初始化方法收敛速度比截断正态分布方法快0.09 s,同时汽车和骑车人检测精度分别高出大约3%和2%;增加$\ell $2正则化,行人检测精度和骑车人检测精度可提高大约2%和1%;对T-Net(Transfrmer Networks)第一层卷积层的卷积核数减少为128后,汽车和骑车人检测精度分别提高了大约1%和2%,表明本模型能有效地提升目标检测精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铁载体在假交替单胞菌Cd2+去除中的作用
    王振德,黄兆松,蒋丽,周维芝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122-127.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091
    摘要3333)   HTML    PDF(pc) (1488KB)(431)    收藏
    为探索铁载体在微生物重金属去除过程中的作用,利用一株高效除镉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monas species. SCSE709-6(P. sp. SCSE709-6),研究镉(Cd2+)的添加对铁载体产量的影响以及铁载体的添加对菌体去除Cd2+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代谢能够产生羟基羧酸盐型铁载体,其产量与细菌生物量相关。在Cd2+浓度为0~0.4 mmol/L时铁载体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为0.2 mmol/L时铁载体量最大。当向含镉培养液中加入铁载体时,细菌的适应期缩短,说明铁载体能够与Cd2+络合,从而降低镉的生物毒性,提高细菌对镉的去除效率。研究结果为P. sp. SCSE709-6高效除镉提供了一种科学解释,在微生物修复重金属镉污染中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胶囊网络模型综述
    杨巨成,韩书杰,毛磊,代翔子,陈亚瑞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9, 49 (6): 1-10.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9.312
    摘要3308)   HTML116)    PDF(pc) (4331KB)(1557)    收藏

    基于动态路由规则的胶囊网络模型是近年来新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被认为可能成为下一代重要的神经网络模型。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胶囊网络具备更好地拟合特征的能力,但是由于计算开销巨大,网络模型始终无法适应大数据集的要求。减少计算开销成为了胶囊网络的研究热点。减少胶囊网络的计算开销通常有两种方式,即优化胶囊法和优化路由法。优化胶囊法通常以应用目的为驱动,设计专门针对某种分类任务的网络模型;优化路由法则更具一般性,从算法角度提升胶囊网络的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基于PDEs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江珊珊,杨静,范丽亚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27-36.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072
    摘要3304)   HTML    PDF(pc) (11751KB)(513)    收藏
    针对提取图像判别信息的基于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s)的方法做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进化次数对图像特征质量的影响和压缩函数的压缩速度对图像特征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DEs的进化可以降低遮挡的影响以及对光暗具有鲁棒性,但PDEs的进化次数以及压缩函数和压缩速度严重影响图像特征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纠缠混沌系统的比例积分滑模同步
    毛北行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 (4): 50-54.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553
    摘要3261)   HTML    PDF(pc) (1550KB)(420)    收藏
    基于滑模控制研究纠缠混沌系统的滑模同步与比例积分滑模同步,利用滑模及比例积分滑模方法设计滑模面和控制器,采用滑模等速趋近律,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系统轨线在滑模面及不在滑模面运动两种情形进行分析,在设计的滑模面和控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可使误差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趋近于坐标原点,得到系统取得滑模同步和积分滑模同步的两个充分条件。研究表明:选取适当的控制器与滑模面,纠缠混沌系统的主从系统取得滑模同步和积分滑模同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变质量弹性梁结构动力学特性
    马驰骋, 郭宗和, 刘灿昌, 代祥俊, 张希农, 毛伯永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8, 48 (4): 78-87.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373
    摘要3250)   HTML    PDF(pc) (2888KB)(525)    PDF(mobile) (9324KB)(8)    收藏
    以变质量弹性梁结构为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叠加法推导系统的运动方程,分析质量变化引起的非结构阻尼对系统振动的影响,使用自适应Newmark法求解系统的振动响应。设计变质量-弹性梁结构动力学测试试验,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入流出实现系统质量的变化。采用时频分析技术处理时变系统的非平稳响应信号,在时频域上更全面得到了系统的振动特性。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一致,说明建模以及试验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系统质量减小会引起一个非结构负阻尼,对系统的振动影响非常显著,在机械臂等高精度结构设计时,不能忽略该非结构阻尼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快速四点一致性点云粗配准算法
    刘世光,王海荣,刘锦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9, 49 (2): 1-7.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244
    摘要3133)   HTML150)    PDF(pc) (6934KB)(2306)    收藏

    为了解决四点全等集合(4-points congruent sets, 4PCS)在两片点云重叠率较低的情况下算法耗时长且配准容易失败的问题,提出快速四点一致性集合(fast 4-points congruent sets, F-4PCS)解决点云配准问题。给出一种新的选择四点基的方法,给定源点云和目标点云,分别提取出它们的边界,将边界扩展为边界特征带,在边界特征带中选取具有一致性的四点基集合,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迭代。通过对四点基的特征限制,去除无效的四点基,减少算法的验证时间,提高计算效率。在相关数据集上的试验表明,在点云重叠率较低等情况下F-4PCS方法比4PCS方法更加高效且配准成功率较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UART串口的多机通讯
    马金平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0, 50 (3): 24-30.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9.705
    摘要2920)   HTML58)    PDF(pc) (3677KB)(590)    收藏

    针对目前不同物联网设备之间多机通讯模块繁多、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串口的多机通讯方法。基于微控制器自带的UART串口通讯方式,利用控制线控制通讯设备对通信线路的占用,采用主从控制策略,设定通讯协议和通讯主机、从机,主机作为信息转发和识别的单元,从机组成信息处理的单元,并通过通讯协议实现多从机扩展的功能。通过移植μC/OS-Ⅱ操作系统到STM32微控制器上,借助μC/OS-Ⅱ的实时多任务特性,将信息的接收、发送和识别设计成不同优先级的任务。试验结果表明,多机分时通讯方法能够实现主机、从机的信息接收、发送、识别的功能和多机可靠稳定的通讯,解决传统UART方式无法实现多机互相通讯的问题,为物联网设备的多机通讯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社会网络结构洞节点度量指标比较与分析
    韩忠明, 吴杨, 谭旭升, 刘雯, 杨伟杰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5 (1): 1-8.   DOI: 10.6040/j.issn.1672-3961.1.2014.120
    摘要2914)      PDF(pc) (2601KB)(3476)    收藏
    为了分析社会网络中影响结构洞节点测量的因素,首先阐述了现有的7种定量衡量结构洞节点的方法,然后构建了4组12个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模拟网络。在模拟网络上对结构洞节点的度量指标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同时,在人人网社会网络上进行实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7种度量指标均难以准确度量结构洞节点,不同指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7种度量指标中,介数中心性能相对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新能源爬坡事件综述及展望
    韩学山,王心仪,杨明,于一潇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1, 51 (5): 53-62.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0.287
    摘要2805)   HTML72)    PDF(pc) (2283KB)(621)    收藏

    从爬坡的定义方式、预测方法、控制策略三个层面出发, 对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爬坡事件进行概述。列举爬坡事件常用的定义并分析其优劣性; 总结爬坡事件目前主流的预测方法,根据是否利用功率预测结果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并对常用的评价指标进行介绍; 阐述目前爬坡控制策略常用的方法, 按照有无储能参与分为无储能参与的有限度控制策略和有储能参与的联合控制; 对目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总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改进滴水算法的黏连字符分割方法
    宋琦悦, 穆学文, 程欢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8, 48 (6): 89-94.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199
    摘要2792)   HTML95)    PDF(pc) (3250KB)(1035)    收藏

    针对传统字符图像分割方法对笔画重叠黏连字符分割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改进滴水算法来解决共用笔画黏连字符的分割。算法过程包括:利用Zhang-Sueng并行细化算法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maps, SOM)聚类确定滴水算法初始点;定义新的水滴滴落路径。水滴从初始滴落点出发沿着字符重叠笔画的骨架滴落,水滴到达骨架末端时将继续沿着骨架倾斜方向滴落,直到遇到字符黏连部分的边界,水滴滚动的轨迹即为黏连字符切分路径。用改进滴水算法分割黏连字符避免了传统滴水算法初始滴落点定位不准确,导致字符分割断裂问题。对所提算法进行试验,与传统滴水算法和竖直分割算法进行比较,证明改进算法对笔画重叠黏连字符分割效果理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基于三维剪切波变换和BM4D的图像去噪方法
    张胜男,王雷,常春红,郝本利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0, 50 (2): 83-90.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9.262
    摘要2682)   HTML28)    PDF(pc) (12734KB)(649)    收藏

    针对传统的块匹配去噪方法只能处理二维图像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剪切波变换和改进的三维块匹配过滤(block-matching and 4D filtering, BM4D)算法的图像去噪方法。利用三维剪切波变换得到变换域系数,通过硬阈值和维纳滤波,在变换域中实现联合过滤。经过多尺度分解和方向剖分两个滤波阶段,确保三维剪切波变换是局部的;进行硬阈值和维纳滤波,分别包括分组、协同过滤和聚合3个步骤,利用堆积成四维组的体素立方体,在该组的四维变换同时利用每个立方体中体素之间存在的局部相关性和不同立方体中相应体素之间的非局部相关性。通过三维剪切波逆变换,得到每个分组立方体的估计值,在它们的原始位置进行自适应聚合。以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作为评价标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去除高噪声环境下的图像噪声,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基于C-GRU的微博谣言事件检测方法
    李力钊, 蔡国永, 潘角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9, 49 (2): 102-106.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189
    摘要2622)   HTML49)    PDF(pc) (1249KB)(1375)    收藏

    提出基于卷积-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gated recurrent unit, C-GRU)的微博谣言事件检测模型。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的优点,将微博事件博文句向量化,通过CNN中的卷积层学习微博窗口的特征表示,将微博窗口特征按时间顺序拼接成窗口特征序列,将窗口特征序列输入GRU中学习序列特征表示进行谣言事件检测。在真实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CNN和GRU的谣言检测模型,该模型有更好的谣言识别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四足机器人跳跃步态控制方法
    孟健, 李贻斌, 李彬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5 (3): 28-34.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4.328
    摘要2622)      PDF(pc) (3687KB)(2359)    收藏
    针对四足机器人的奔跑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跳跃(Bound)步态的奔跑控制方法,通过腿部的快速小幅度摆动实现四足机器人的Bound步态。使用有限状态机将机器人的一个运动周期分为6个阶段,其中前腿与后腿各3个阶段,触地缓冲阶段采用竖直弹簧阻尼模型,蹬地阶段使用虚拟模型调整腿部对地推力方向,摆动相使用贝赛尔曲线规划足端轨迹。通过在动力学仿真软件中构建与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SCalf-II同尺寸、同质量的虚拟样机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与测试,结果表明机器人在5个周期后形成了有较强周期性的Bound步态,前进方向速度波动较小,各关节运动范围、速度、力矩均在SCalf-II设计指标之内,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基于深度学习的缓变故障早期诊断及寿命预测
    周福娜,高育林,王佳瑜,文成林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47 (5): 30-37.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193
    摘要2606)      PDF(pc) (6482KB)(1552)    收藏
    为了克服传统的早期微小故障诊断方法不能区分多个不同时刻发生故障的不足,提出一种将深度学习和PCA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微小缓变故障早期诊断及寿命预测。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实现逐层特征抽取,学习早期微小故障特征,建立微小缓变故障早期诊断模型,结合PCA方法将深度学习所抽取的高维故障特征向量集成为一个故障特征变量,根据历史故障数据特征变量演化规律定义数据驱动的故障演变标尺,并通过指数型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寿命预测模型。 选取TE平台数据进行算法有效性检验,并与其他算法对比,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应急充电救援方案综述
    李建祥,车长明,韩元凯,陈芳,张程琳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47 (6): 121-127.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532
    摘要2547)      PDF(pc) (983KB)(879)    收藏
    从应急充电装置、应急救援系统功能、应急救援站选址及应急资源配置方面对电动汽车应急充电救援方案进行探究,比较各类电动汽车应急救援装置的优缺点,确定应急救援系统内部结构与各自分工,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高速公路事故应急救援点选址模型,总结电动汽车应急充电救援点选址模型的相关约束,进一步阐述了几种应急资源的配置方法。为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的建设及运营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基于集成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何正义,曾宪华,曲省卫,吴治龙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46 (6): 40-47.   DOI: 10.6040/j.issn.1672-3961.1.2016.213
    摘要2454)   HTML    PDF(pc) (2496KB)(2099)    收藏
    基于高斯过程的条件受限玻尔兹曼机(GCRBM)时序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单一种类时序数据,但是该模型难以预测多类别的真实高维数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基于集成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多类时序对应训练多个深可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 DBN)模型来学习低维特征,利用低维特征对应训练多个GCRBM时序模型。预测时序时先通过训练出的一组DBN模型对目标数据进行降维并通过重建误差识别类别,然后通过识别到的类别所对应的GCRBM模型预测目标数据的后期时序。在CASIA-A步态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出步态序列,而且预测结果能够模拟出真实的步态序列,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能源消费发展及预测方法综述
    杨明, 杜萍静, 刘凤全, 郝旭鹏, 孛一凡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0, 50 (1): 56-62.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9.180
    摘要2450)   HTML971)    PDF(pc) (2290KB)(1279)    收藏

    针对能源规划、发展对能源需求预测依赖度的增加和能源需求预测难度上升的问题,对各种能源预测方法与能源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从近年来全球能源需求发展的方向入手分析当前能源发展格局对能源预测方法的需求现状;对现有的主要能源预测方法进行归纳、对比,总结现有研究方法的利弊和适用场合;结合能源发展的新方向,对未来的能源预测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并应用LEAP模型对非洲地区进行能源需求预测分析,分析区域互补效应以及“电能替代”对能源需求发展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发展综述
    吴建清,宋修广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1, 51 (5): 16-31.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1.168
    摘要2433)   HTML268)    PDF(pc) (2986KB)(2035)    收藏

    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技术作为智慧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 是无人驾驶车辆自主规划路径的关键。围绕SLAM技术相关传感器类型、定位、制图、多传感器融合四方面, 从优缺点、适用范围、概率算法、地图类型及融合方式出发, 介绍SLAM技术实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系统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基于多传感器融合SLAM, 分析了目前常见的融合SLAM技术难题, 对SLAM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实际工程应用做出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基于LDB描述子和局部空间结构匹配的快速场景辨识
    张东波,寇涛,许海霞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8, 48 (5): 16-23.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409
    摘要2431)   HTML39)    PDF(pc) (11270KB)(477)    收藏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局部差异二值(local difference binary, LDB)描述子和局部空间结构匹配方法实现快速场景辨识,运用多重网格密集采样得到图像区域的灰度和梯度信息,比较网格间的灰度和梯度进行二值描述,继承了二值特征提取的快速和低存储的优点。通过构建特征点的局部空间分布约束,将局域内的多点匹配取代单点匹配,排除了大量错配点,提升了匹配的准确率。试验表明,本研究方法计算效率约是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的2.7倍,加速稳健特征(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 SURF)的1.9倍,充分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识别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1. 基于预测数据特征的空气质量预测方法
    高铭壑,张莹,张蓉蓉,黄子豪,黄琳焱,李繁菀,张昕,王彦浩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0, 50 (2): 91-99.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9.404
    摘要2425)   HTML26)    PDF(pc) (4733KB)(1484)    收藏

    采用LightGBM预测模型对空气质量预测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并设计一种基于预测性特征的空气质量预测方法,有效地预测北京市区内未来24 h核心表征空气质量的PM2.5质量浓度。在构建预测方案过程中,分析训练数据集特性开展数据清洗,利用随机森林与线性插值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数据大量缺失以及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使用预测性数据特征方法,同时设计相关统计特征,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滑窗机制挖掘高维时间特征,增加数据特征数量级;对预测模型的工作性能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基线模型进行对比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预测性特征结合采用LightGBM预测模型的方案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2.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自编码算法
    何奕江,杜军平,寇菲菲,梁美玉,王巍,罗盎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9, 49 (2): 61-66.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432
    摘要2384)   HTML38)    PDF(pc) (1646KB)(815)    收藏

    针对目前图像编码的研究工作更加重视信息无损性,而没有体现出社交网络图像区分度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社交网络图像自编码算法,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的能力与社交网络中图像的特点相结合,得到性能良好的图像自编码。结合社交网络图片的特性与聚类算法,先将图片进行聚类得到距离信息,再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图片的距离信息,提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全连接层作为编码,重复以上步骤,并得到最终的图像编码。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算法在图像搜索中的效果好于其他算法,更利于在社交网络图像搜索中使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3. 基于眼动跟踪的人机交互应用
    贺辉,黄君浩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1, 51 (2): 1-8.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0.346
    摘要2365)   HTML100)    PDF(pc) (4362KB)(1075)    收藏

    使用价格低廉的网络摄像头作为视频源, 研究基于眼动识别和视线跟踪在计算机上精确交互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外观人眼视线方向估计的人机交互方法: 使用一个简单快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粗略估计人眼在屏幕上的注视点, 进而将眼动识别和不精确视线跟踪结果用于实现在计算机上的精确人机交互。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眼动鼠标与眼动打字的功能以替代鼠标和键盘硬件。试验结果表明: 本研究让使用者仅用一个普通的单目摄像头, 就可以实现眼动跟踪, 并利用眼动控制完成计算机上大部分精确的交互。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4.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电力系统惯量研究综述及展望
    张恒旭,高志民,曹永吉,秦昊,杨冬,马欢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2, 52 (5): 1-13.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2.237
    摘要2359)   HTML107)    PDF(pc) (4575KB)(2088)    收藏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导致新型电力系统的低惯量特征突出。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支撑可再生能源消纳, 对电力系统惯量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与展望。阐述电力系统惯量的内涵, 探讨传统惯量、虚拟惯量和等效惯量间的关系, 剖析虚拟惯量控制的物理意义。从惯量来源的角度总结风机、光伏和储能等虚拟惯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动态及成果, 并对电力系统惯量评估方法进行归纳梳理。总结电力系统惯量相关领域中亟待研究的重点内容并给出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5. Urea-SCR系统尿素结晶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案
    白凤月,温邦耀,白书战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47 (4): 70-76.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7.047
    摘要2348)      PDF(pc) (2743KB)(1035)    收藏
    通过利用热重-红外联用(thermo-gravimete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G-FTIR)技术检测尿素沉积物成分及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技术模拟排气系统中气流运动,分析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urea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urea-SCR)系统中的尿素结晶现象。针对尿素喷雾碰壁问题及雾化不良问题,根据CFD仿真结果提出一体式喷嘴座结构和集成式喷嘴座封装结构,然后利用柴油机台架试验优化尿素启喷温度和喷射速率。试验结果表明:当尿素启喷温度为272 ℃或喷射速率为5 g/min时,两种优化结构中均无尿素沉积物生成,解决尿素结晶结石问题,为柴油机SCR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6. 基于全相位滤波器的改进人工耳蜗CIS言语处理方案
    庞智敏,田 岚,侯正信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2299)      PDF(pc) (715KB)(2464)    收藏
    人工耳蜗是帮助深度耳聋患者恢复听力的一种装置.利用电子耳蜗电刺激的简化模型,采用滤波特性更佳的新型全相位数字滤波器对人工耳蜗连续相间采样(continuous interleaved sampler,CIS)语音信号处理方案进行仿真及声音合成,来模拟耳蜗植入者所听到的声音,并与传统的巴特沃夫滤波器仿真方案结果相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全相位滤波器得到的合成语音更为清晰,噪音有所减弱,优于巴特沃夫滤波器设计所得到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7. 基于主客观赋权法的多目标多属性决策方法
    宋冬梅, 刘春晓, 沈晨, 石学法, 臧琳, 冯文强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5 (4): 1-9.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4.306
    摘要2263)      PDF(pc) (1455KB)(2361)    收藏
    针对多目标多属性决策方法中,传统的主观赋权法决策者主观偏好过强,而客观赋权法又过多地依赖实测数据的局限性,利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一种新的主客观赋权方法。主观赋权部分具有考察决策者悲观、中立、乐观3种评价态度的优点,客观赋权部分主要基于CRITIC法和熵值法,充分考虑到数据的离散性、相关性和对比强度。利用线性组合法和乘法合成归一法对新提出的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并以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评价为例进行试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8. 基于Bi-LSTM的脑电情绪识别
    刘帅,王磊,丁旭涛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0, 50 (4): 35-39.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9.679
    摘要2253)      PDF(pc) (1303KB)(1070)    收藏
    为解决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情绪识别这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的脑电情绪分类模型并探索大脑情绪机制,唤醒度准确率最高为76.78%,效价度准确率最高为77.28%,与其他模型比较,Bi-LSTM模型在脑电情绪识别上有出色的表现。通过Bi-LSTM模型对比不同频段、脑区和特征疏密度的准确率来探索大脑情绪机制,表明大脑中情绪相关性最高的频段、脑区和特征疏密度分别为α和β、顶叶区与额叶区、50和1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9. 云机器人: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田国会, 许亚雄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 44 (6): 47-54.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4.282
    摘要2243)      PDF(pc) (1959KB)(2632)    收藏
    云机器人是云计算技术和机器人学的结合,在机器人任务执行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有很大优势,现已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从云机器人的发展、关键技术、主要平台、架构和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对云机器人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云机器人的提出和发展状况及其相关技术基础,并对3种主流的云机器人服务平台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了云机器人的主要系统架构。最后对云机器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0. 基坑的双排桩支护设计及变形规律
    高阳,孙浩凯,刘日成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9, 49 (3): 86-94.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9.019
    摘要2241)   HTML14)    PDF(pc) (3228KB)(919)    收藏

    以济南市槐荫区某基坑工程进行双排桩支护设计为例,分别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软件中弹塑性实体单元和线性桩单元模拟开挖-支护-施工全过程,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并进行三维动态分析。对基坑坡面水平位移、桩身弯矩、桩身剪力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双排桩支护体系的受力机理。通过土体力学参数、桩径、桩长、桩距、连梁等设计参数对基坑变形影响的敏感性进行对比,并就“实体”和“结构”单元桩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模拟过程能较好展示双排支护桩施工过程的受力机理,且计算精度较高;不可控参数中土体的黏聚力、摩擦角以及可控因素中的桩身长度、排桩距离等对支护效果影响较大,计算结果可为双排支护桩设计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