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扫一扫,加关注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预应力对拉式挡土墙受力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江健宏,杨振宇,陈奇,孟庆宇,张宏博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19, 49 (4): 61-69.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8.165
    摘要1581)   HTML10)    PDF(pc) (3546KB)(10599)    收藏

    为研究不同结构参数下预应力对拉式挡土墙的力学行为,设计制作室内模型试验装置,通过研究其力学机理,开展不同预应力水平、不同锚杆布设位置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锚杆(索)对墙体的侧向约束作用,在侧向预应力作用下,墙身向填料方向移动,并随着锚杆预应力的增加,墙体由T模式逐渐演化为T+RB模式,墙背土压力逐渐增大,且呈抛物线型分布特征,峰值位于锚杆处。依据试验结果,推荐了最优锚固位置,提出锚杆预应力施加范围及最佳预应力。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预应力对拉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Barbalat引理及其在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闵颖颖,刘允刚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1803)      PDF(pc) (269KB)(9295)    收藏
    概述了Barbalat引理最常见的几种基本形式及其变形形式,研究了该引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通过3个例子讨论了Barbalat引理在分析系统的渐近收敛性、自适应控制设计和Lp稳定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液压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步态规划
    李贻斌1,李彬1,2,荣学文1,孟健1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 41 (5): 32-36.  
    摘要1744)      PDF(pc) (1531KB)(7575)    收藏

    论文主要介绍了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研发的液压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目的是设计能够适应复杂地形环境,具有高动态、高负载能力的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基于骡/马的生物仿生,构造了具有被动结构、基于液压驱动的四足机器人腿关节结构,满足了机器人稳定控制和高负载能力的需要。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模型,规划了机器人稳定的对角小跑动步态。实际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平台的实验验证表明了机器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步态规划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零价铁联合微生物去除水中高氯酸盐的研究
    时琼,梁爽,王曙光*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 42 (6): 107-114.  
    摘要868)      PDF(pc) (2345KB)(7182)    收藏
    本研究通过监测一系列续批实验中高氯酸根(ClO-4)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了Fe0投加量、微生物加入量、ClO-4负荷、初始pH等因素对微生物利用零价铁(Fe0)做电子供体去除水中ClO-4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以前的研究不同,Fe0投加量并非越多越好,当初始ClO-4质量浓度为10000μg/L时,Fe0投加量(质量浓度)选择40g/L较为合适,既可以保证充足的电子供应又不会因为大量铁腐蚀引起体系pH过快升高;自行驯化的高氯酸盐降解微生物(perchlorate reducing microbes, PRMs)对ClO-4的去除负荷为603μg/(L?hr?gPRMs),完全可以取代纯种微生物应用于环境水体中ClO-4的去除;所用PRMs 的最适pH条件为7.0,其对初始pH更为敏感而对反应进行中pH的变化有较大承受范围;另外通过建立微生物种群的系统发育树发现PRMs 的种群结构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变化。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Fe0联合微生物去除ClO-4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面向文本情感分析的中文情感词典构建方法
    周咏梅1,杨佳能2,阳爱民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 (6): 27-33.  
    摘要2257)      PDF(pc) (1259KB)(6563)    收藏

    提出了构建基于HowNet和SentiWordNet的中文情感词典方法。将词语自动分解为多个义元后计算其情感倾向强度,并且使用词典校对方法对词语情感倾向强度进行优化。将所构建词典应用到文本情感分析任务中,使用支持向量机构建文本情感分类器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词典优于一般极性情感词典,为情感分析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词典资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木材缺陷识别
    徐姗姗,刘应安*,徐昇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 (2): 23-28.  
    摘要1402)      PDF(pc) (2379KB)(5861)    收藏

    为提高木材缺陷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方法。采用渐近式学习方法来确定训练样本数目,给出了对应的网络结构,降低了算法消耗的时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对图像进行复杂的预处理,能识别多种木材缺陷,精度较高且复杂度较小,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也克服传统算法的诸多固有缺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DSP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实现
    孔维涛,张庆范,张承慧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677)      PDF(pc) (1039KB)(5446)    收藏
    根据电机的基本理论,详细分析了空间矢量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方法.该方法根据α-β复空间中的状态开关矢量,直接合成参考电压空间矢量,进行相关矢量作用时间的求取.计算量适中,实时性好,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小,电机转矩脉动小.本算法应用于以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VPWM技术的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实现简单,性能优越,改善了电机的运行品质,提高了逆变器的母线电压利用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移动机器人动态避障算法
    李彩虹,李贻斌,范晨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1922)      PDF(pc) (298KB)(5364)    收藏
    把滚动规划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预测相结合,提出一种动态不确定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过程中,针对动态障碍物的新的混合避障算法.利用摄像镜头采集动态障碍物的移动轨迹,提取形心序列,利用RBFNN建立预测模型.在移动机器人实时规划时,根据当前位置在超声波传感器的扫描范围内建立滚动窗口.当检测到动态障碍物进入滚动窗口以后,才开始进行预测计算.根据动态障碍物相邻时刻的三个时间序列值,来预测障碍物下一时刻的运动轨迹,从而把动态障碍物的避障问题转化为瞬时静态障碍物的避障问题,实现实时规划.这种算法能够提高动态避障的安全性和规划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是可行、高效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氧化硅-氧化锆复合高温粘合剂的制备
    何召品,石元昌*,孙立波,李波,袁野,刘久荣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 (1): 104-108.  
    摘要922)      PDF(pc) (1766KB)(4887)    收藏

    为提高传统硅酸盐无机粘合剂的耐高温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和氯氧化锆为原料将氧化锆引入粘合剂体系,制备出新型复合高温粘合剂。在对其结构、物相组成、热量变化、形貌进行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和粘结性能。结果表明,pH值对反应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pH=3为最优pH值。制备方法对复合粘合剂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分散法比原位生成法更加优异。原料配比是粘合剂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硅锆摩尔比为1∶3时可制得粘结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好的复合粘合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数学形态学和HSI颜色空间的人头检测
    赵军伟1,侯清涛2,李金屏3,彭勃4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 (2): 6-10.  
    摘要994)      PDF(pc) (1630KB)(4859)    收藏
          为提高视频监控中人数统计的实时性,提出一种人头检测算法。该方法在HSI(hue, saturation intensity)颜色空间建立人头颜色模型,并结合头发的灰度范围进行二值化。采用数学形态学的膨胀腐蚀算法进行预处理,并在边缘检测之后再次进行膨胀腐蚀,从而得到若干个候选区域。利用轮廓的几何特征综合判断这些区域是否为人头。实际监控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出人头,很好地满足了视频监控中人数统计的实时性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异常检测综述
    陈斌 陈松灿 潘志松 李斌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 (6): 13-23.  
    摘要2065)      PDF(pc) (1025KB)(4837)    收藏

    异常检测旨在检测出不符合期望行为的数据,因而适合应用于故障诊断、入侵和欺诈检测以及数据预处理等多个领域.针对目前众多的专用和通用异常检测方法,本文侧重对基于统计的主流异常检测方法进行了回顾,力图提供一个新的结构化的异常检测方法的认识框架,并依据其监督和无监督学习算法的原理进行了简单分类,特别对部分异常检测方法间的等价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换热器结构发展综述及展望
    杜文静,赵浚哲,张立新,王湛,季万祥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1, 51 (5): 76-83.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0.423
    摘要3992)   HTML246)    PDF(pc) (4892KB)(4823)    收藏

    主要介绍换热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对不同结构换热器的产生及典型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微结构换热器和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及其为了实现强化传热所开展的相关几何参数优化和结构改进的发展工作。分析现有换热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限制,总结换热器结构更新的具体建议和发展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超分辨率算法研究综述
    浦剑1 ,张军平1 ,黄华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 (1): 27-32.  
    摘要854)      PDF(pc) (398KB)(4815)    收藏

    摘要:图像超分辨率是指利用一幅或多幅低分辨率图像,运用相应的算法来获得一幅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然而,传统的基于插值和重建的方法已很难获得进一步的突破.近年来出现的基于学习的方法为超分辨率的发展重新注入了活力.通过回顾插值、重建和学习这3个层面的超分辨率算法,分析了超分辨率技术的以往研究和最新进展,着重讨论了各算法在还原质量、通用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超分辨率技术的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面向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应用层协议识别技术研究
    刘元勋,徐秋亮,云晓春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922)      PDF(pc) (295KB)(4802)    收藏
    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加入使得协议分析和入侵检测的难度不断增大,同时造成了误报和漏报的不断发生.在进行协议分析和入侵检测以前首先对应用层协议进行识别并分别对不同协议采用不同的分析手段,可以极大的提高协议分析和入侵检测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应用层协议识别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上,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社会网络结构洞节点度量指标比较与分析
    韩忠明, 吴杨, 谭旭升, 刘雯, 杨伟杰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5 (1): 1-8.   DOI: 10.6040/j.issn.1672-3961.1.2014.120
    摘要3056)      PDF(pc) (2601KB)(4628)    收藏
    为了分析社会网络中影响结构洞节点测量的因素,首先阐述了现有的7种定量衡量结构洞节点的方法,然后构建了4组12个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模拟网络。在模拟网络上对结构洞节点的度量指标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同时,在人人网社会网络上进行实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7种度量指标均难以准确度量结构洞节点,不同指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7种度量指标中,介数中心性能相对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空间技术研究与进展
    田国会,李晓磊,赵守鹏,路飞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1497)      PDF(pc) (366KB)(4592)    收藏
    智能空间技术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前沿课题.应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空间技术,就是把感知器件、执行器件分布地安装在空间中相应的位置,实现对空间内部人和物的全面感知,从而通过执行器实现相应的服务任务;同时能够为机器人提供更加完备的环境信息,使得机器人本身可以降低对于本体携带感知器件的要求,能够“轻装上阵”,在未知或半未知的动态环境中实现更加快捷、准确、稳定的家庭服务工作.系统总结了智能空间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应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空间的构成、特点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对其所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给出了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空间技术研究的新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及驱动系统的关键控制问题的研究
    张承慧,李珂,崔纳新,刑国靖,吴剑,孙波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 41 (5): 1-8.  
    摘要623)      PDF(pc) (554KB)(456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及模内淬火工艺的发展现状
    李辉平, 赵国群, 张雷, 贺连芳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 40 (3): 69-74.  
    摘要875)      PDF(pc) (652KB)(4522)    收藏

    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技术是将板料热加工和淬火工艺相结合的一项较新的复杂成形技术。它使超高强度钢板具有较小的变形抗力、塑性好、成形极限高,而且成形零件的精度和强度较高。该技术生产的零件使汽车轻量化后仍能满足碰撞安全性能。介绍了超高强度钢板的种类及相应热冲压技术的关键技术,概述了热冲压技术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现状,并对热冲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对未来发展的内容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永久路面结构应变分布及疲劳损伤分析
    杨永顺1,王林2,高雪池1,贾海庆3,韦金城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617)      PDF(pc) (2517KB)(4487)    收藏

    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的存在是永久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因此掌握沥青层底应变的分布和应变行为规律是永久路面设计的关键.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永久路面试验路的交通组成、轴载谱及路面温度分布规律.通过轴载控制检测,分析了动态应变脉冲的特征,建立了最大纵向应变与温度、轴载的回归模型.根据轴载谱、温度分布及应变回归模型,对不同路面结构全年的最大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根据疲劳极限理论,提出永久路面疲劳寿命的累积损伤分析法,并用累积损伤法对试验路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体动作识别
    田国会 吉艳青 黄彬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 (5): 43-47.  
    摘要1014)      PDF(pc) (792KB)(4467)    收藏

    提出复杂环境下基于特征融合的日常动作、突发异常(摔倒)行为检测方法. 利用人的姿态、姿态变化速率特征、人的位置变化特征表征人的运动状态,通过合成简单的姿态事件并结合特征来表达具有复杂时空关系的运动事件. 该方法计算复杂度小,对目标大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智能交互、服务机器人自主服务系统中具有实用价值.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碳化硅晶体的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
    于元勋1,连洁2*,官文栎1,王公堂3,李娟4,徐现刚4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 41 (2): 126-129.  
    摘要1897)      PDF(pc) (819KB)(4448)    收藏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在室温下分别测量了本征和掺氮6H—SiC单晶的可见和近红外透射光谱。由光谱分析可知,6H—SiC单晶在可见及近红外区是透明的,而掺氮导致SiC单晶在可见和近红外区都有吸收,掺杂还使得带隙变窄。利用透射光谱,得到6H—SiC单晶在可见和近红外区的色散关系曲线和色散方程。此外,对掺氮SiC晶体透射光谱的分析表明,在625nm处的吸收对应自由电子从氮原子引入的导带尾的低能级到更高能级的跃迁,在2500nm附近的透射率下降是由自由载流子吸收引起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一种基于SVM的快速特征选择方法
    戴平,李宁*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 40 (5): 60-65.  
    摘要1253)      PDF(pc) (354KB)(4436)    收藏

    针对现有特征选择方法计算量大、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VM的快速特征选择算法。该算法使用SVM作为分类器,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搜索。通过利用SVM线性核与多项式核函数的特性,减少了在特征选择中训练分类器的次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损失分类精度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特征选择的速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模拟岩石的平行粘结模型微观参数标定
    蒋明镜, 方威, 司马军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 45 (4): 50-56.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4.183
    摘要2305)      PDF(pc) (2117KB)(4408)    收藏
    针对平行粘结模型不能同时满足岩石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问题,通过模拟岩石的单轴拉伸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以已有的Lac du Bonnet花岗岩的室内试验结果为目标,标定了不同孔隙比和不同不均匀系数岩石离散元试样的微观参数。从微观破坏机制角度指出了平行粘结模型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满足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微观胶结强度参数相差一个数量级;模型仅考虑了胶结的抗拉和抗剪特性,忽略了法向力对胶结强度的影响,导致模型不能正确反映岩石的拉压强度比值;建议采用可模拟颗粒破碎的团粒模型或者基于室内试验提出的胶接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一种快速A P聚类算法
    刘晓勇1,2,3,付辉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 41 (4): 20-23.  
    摘要1006)      PDF(pc) (960KB)(4393)    收藏

    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收敛系数(damping factor)对算法的运行效率有较大影响,而传统的AP算法中收敛系数常作为固定参数在算法运行中保持不变,因此AP算法的收敛性能对收敛系数初始值的选择比较敏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AP聚类算法:F-AP,该算法在传统AP聚类算法基础上引入收缩因子调节收敛系数,使其值能够随算法进程动态调整,以加速AP算法的收敛过程。在3个不同容量模拟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加速收敛过程,并且能够保证与原算法相同的聚类结果;在标准数据集Iris上的聚类结果也表明了新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中国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董玉平,邓 波,景元琢,强 宁,申树云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1601)      PDF(pc) (370KB)(4328)    收藏
    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能实现CO2的归零排放,节约常规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介绍了生物质气化的工艺特点和相关气化装置, 阐述了生物质气化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分析了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商业化现状并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Lin-Kernighan算法初始解的启发式构造策略
    曾华1,崔文2,付连宁1,吴耀华1*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 42 (2): 30-35.  
    摘要1501)      PDF(pc) (1793KB)(4233)    收藏

    Lin-Kernighan算法被认为是求解旅行商问题效率最高的启发式算法之一,而初始解构造策略是影响Lin-Kernighan算法路径改进效率重要环节。以往的研究中通常采用某一种启发式策略构造初始解,但目前尚无相关研究对不同启发式构造策略在Lin-Kernighan算法中的性能给出对比。以经典的旅行商问题为对象,分析了8种常用启发式构造策略解的生成情况,得出其中最远插入法,最近插入法,最邻近法和节约算法适用于Lin-Kernighan算法的初始解构造。通过对TSPLIP中6个经典TSP实例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这4种启发式构造策略均可以在保证解具有较高质量的情况下,显著缩小搜索空间和计算时间,提高寻优效率。此外,实验结果表明节约算法由于初始解构造效果较好,较其他启发式构造策略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最近插入法在寻优率方面优于其他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语音变调方法分析及音效评估
    张晓蕊,田岚*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 41 (1): 1-6.  
    摘要1403)      PDF(pc) (1526KB)(4156)    收藏

    对现有变调方法作了分类分析,分析了3种典型方法的变调原理和特点,即基于时域同步叠加固定合成变调法(synchronized overlap-add fixed synthesis,SOLA-FS)、频域插值法和基于相位声码器法,重点给出改进的时域SOLA-FS实现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比3种变调方法的效果:3种变调方法均能在保持音频播放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实现音调的改变,但在语音自然度的感知上有差别;通过主观测听实验评估了各种变调方法的音效。结果表明:不论对语音音高的提升还是降低,在相同变调系数下,时域SOLA-FS方法均具有最好的变调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有限时间收敛的滑模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赵占山1,2, 张静3, 孙连坤1, 丁刚1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 42 (4): 74-78.  
    摘要1007)      PDF(pc) (1345KB)(4063)    收藏

    针对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不确定边界未知但有界的情况,提出一种设计滑模自适应控制器算法。利用几何齐次性理论和积分滑模面设计了滑模自适应控制器,使其能够在有限时间内镇定,并设计相应自适应律估计控制增益,利用Lyapunov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能在有限时间镇定。最后,仿真实例验证了所设计的滑模自适应控制器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具有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基于SMOTE和随机森林的Web spam检测
    房晓南1,2,张化祥1,2*,高爽1,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 (1): 22-27.  
    摘要1156)      PDF(pc) (1009KB)(4011)    收藏

    Web spam是指采用某些技术手段,使得网页在搜索引擎检索结果中的排名高于其应得排名的行为,它严重影响搜索结果的质量。考虑到Web spam数据集的严重不平衡情况,本研究提出先使用SMOTE过抽样方法平衡数据集,再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训练分类器。通过对常见的单分类器和集成学习分类器的对比实验,发现SMOTE+RF方法表现较为突出,并根据实验结果优化了方法中的重要参数,对使用SMOTE方法后AUC值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WEBSPAM UK2007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分类器的分类效果,其AUC值已经超过了Web Spam Challenge 2008上的最好成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董玉平,王理鹏,邓波,陆萍,申树云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748)      PDF(pc) (365KB)(3996)    收藏
    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现代生物质能技术,转化为清洁、廉价、高品味的能源,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阐述了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能的研究和开发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并行节约算法的自适应邻域选择策略
    付连宁1, 崔文2, 曾华1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 42 (1): 72-80.  
    摘要810)      PDF(pc) (1472KB)(3988)    收藏

    为了提高并行节约算法的运算效率,需要运用合理的邻域选择策略和数据结构来降低算法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以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 VRP)的数据规模和客户点的分布情况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客户点的邻域范围与距离、规模、分布情况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思想的邻域选择策略,提高邻域选择的合理性,通过进一步优化数据存储结构降低存储空间。多组仿真测试证实,与其他邻域选择策略相比,自适应策略可以在保证运算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节约算法的运算速度,降低存储空间,且针对客户点较为集中的VRP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rl5915表现最为突出,运算时间只需要其他邻域选择策略的50%左右。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证实自适应邻域选择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节约算法的运算速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基于BiCMOS的高性能CML三值D型触发器的设计
    赵祥红1,2,沈继忠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 (3): 99-104.  
    摘要957)      PDF(pc) (1850KB)(3922)    收藏

    结合电流模逻辑(currentmode logic, CML)电路的高速低摆幅、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在高频下工作的优点以及BiCMOS电路高速大驱动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BiCMOS的高性能CML三值D型触发器。采用TSMC 180nm工艺,使用HSPICE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触发器不仅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且结构简单,与目前先进的三值D型触发器相比,平均D-Q延时降低95.6%~98.4%,PDP降低16.2%~96.8%,同时工作频率可高达15GHz,适合高速和高工作频率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基于单个人工地标的机器人自主定位
    赵守鹏, , 田国会,李晓磊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756)      PDF(pc) (293KB)(3871)    收藏
    结合地标设计的四个基本规则,设计了基于QR code的自相似二维人工地标,并讨论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提取、识别问题,研究了相应的算法. 利用摄像机标定技术,通过在人工地标上选取标定点求解出摄像机参数,实现了基于单个人工地标的机器人定位. 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完全可以在复杂环境下利用该人工地标实现快速、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人体姿态解算算法
    李景辉,杨立才*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 (5): 49-54.  
    摘要929)      PDF(pc) (1801KB)(3871)    收藏

    针对传统人体姿态解算算法中存在的稳定性差和解算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姿态解算算法。利用四元数计算人体的姿态变化,将惯性测量模块的姿态测量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偏差通过PI调节进行控制;采用互补滤波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求取人体实时姿态。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稳定地输出高精度姿态数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高压大功率开关电源的PSPICE计算机辅助设计
    陈亚非,雷 虹,陈银杏,冯进军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884)      PDF(pc) (1045KB)(3828)    收藏
    一种为微波功率模块供电的高压大功率开关电源已经完成设计并小批量生产.以该电源的设计为例,给出了建立开关电源PSPICE模型的实例,讨论了影响开关电源PSPICE仿真精度和速度的因素,总结了解决仿真中出现收敛性问题的具体方法,最后给出了所设计电源输出的PSPICE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智慧公路关键技术发展综述
    吴建清,宋修广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0, 50 (4): 52-69.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0.149
    摘要3913)   HTML644)    PDF(pc) (2579KB)(3775)    收藏

    赋予公路工程以智慧,建立智慧公路等新一代“互联网+”设计、建造、管理、监测和运营五位一体系统,是当下土木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计算机等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围绕智慧公路,针对交通“设、建、管、监、运”环节的关键技术,面向智慧公路全寿命周期,从多功能路面材料、智慧建造与智能监测、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物联网技术等5个方面入手,系统阐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关键共性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模拟体液法制备仿生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张爱娟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1177)      PDF(pc) (875KB)(3759)    收藏
    以模拟体液为溶剂,磷酸钠和硝酸钙为溶质反应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P)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的HAP粉体的物相组成、化学组成、微观形貌、及体外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用化学方法分析了羟基磷灰石晶体的Ca/P摩尔比.结果表明:合成的HAP晶体呈针状,长约60~70nm,宽约10~20nm,具有弱结晶结构,含有Na+、CO2-3基团,更接近于自然骨磷灰石的结构特点.HAP具有一定诱导钙、磷沉积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交流潮流约束下的机组组合求解
    潘志远1, 韩学山1*, 刘超男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 42 (2): 130-137.  
    摘要792)      PDF(pc) (1230KB)(3706)    收藏

    针对当前大电网与分布式发电并进,可再生资源发电大量接入的电网发展格局,构建交流潮流约束下的机组组合模型,在传统考虑有功网络安全约束的基础上,引入无功电压的制约,并计及机组的安全运行极限。依据Benders分解思想,将该模型分解为主、子两个问题,主问题为单母线模型机组组合,子问题为交流潮流约束的检验,通过子问题导引的Benders割形成主、子问题之间关联的附加约束。修正的IEEE-14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交流潮流约束下的机组组合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一种解决协同过滤系统冷启动问题的新算法
    李改1,2,3, 李磊2,3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 42 (2): 11-17.  
    摘要1145)      PDF(pc) (2031KB)(3660)    收藏

    在基于矩阵分解的协同过滤算法中,新用户和新项目的冷启动问题是所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通过运用基于K近邻的属性——特征映射的算法得到新用户和新项目的特征向量,解决了该类协同过滤算法所面临的冷启动问题。在真实的实验数据集上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自适应谱聚类算法研究
    卜德云 张道强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 (5): 22-26.  
    摘要1259)      PDF(pc) (1011KB)(3659)    收藏

    谱聚类能识别出在原空间中线性不可分的聚类, 且其效果优于传统聚类算法.谱聚类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尺度参数,本文在传统谱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类似核选取的技巧,提出了一个能自动选取该尺度参数的自适应谱聚类算法.将该算法和现有的谱聚类参数选择算法作了比较,在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自适应谱聚类算法在很多情况下优于其它参数选择算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1. 谱聚类中特征向量的Bagging选取方法
    王兴良,王立宏*,李海军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 (2): 35-41.  
    摘要992)      PDF(pc) (1485KB)(3603)    收藏

    谱聚类算法中用亲和矩阵特征值最大的k个特征向量并不总是能有效地发现数据集的结构。为了选取较好特征向量,提出了一种特征向量的Bagging选取算法。以成对约束计分方法为评价标准,对特征向量进行评价并选出较好的特征向量,将多次选择的特征向量进行Bagging集成(Bootstrap aggregating),得出k个特征向量的组合。该算法能够较好地选取出特征向量,根据UCI实验数据集的测试,证实该算法对测试数据集可以得出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2. 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动惯量辨识及状态估计
    丁信忠1,张承瑞1*,李虎修1,于乐华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 42 (2): 70-76.  
    摘要1148)      PDF(pc) (3010KB)(3554)    收藏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研究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转动惯量辨识方法以及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自适应状态估计策略。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转速、高噪声环境下的电机角速度、角位移和负载扰动转矩的在线估计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系统参数变化对估计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辨识出的伺服系统转动惯量对卡尔曼滤波器的系数矩阵进行实时更新,实现了转动惯量自适应状态估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速度分辨率、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上均优于传统M/T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3. 不规则海浪实时绘制中波浪谱的比较与选择
    陈丽宁, 金一丞, 任鸿翔,尹勇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3 (6): 47-52.  
    摘要2152)      PDF(pc) (1289KB)(3551)    收藏

    Phillips谱在不规则海浪实时绘制中使用广泛。分析Phillips谱的结构,并计算出Phillips谱的频率谱和方向分布函数。Phillips谱的频率谱与P-M谱接近,因此参考P-M谱计算Phillips谱的常数A,并对谱风速进行说明。除了使用Phillips谱,还尝试其它形式的谱。用P-M谱和cos(-2s)形式方向分布函数构造PM-cos2s谱,用JONSWAP谱和Poisson形式方向分布函数构造J-Po谱。用上述3种谱绘制海浪,并比较绘制结果。Phillips谱和PM-cos2s谱绘制的海浪可体现风速的影响,J-Po谱绘制的海浪可以体现风速、风距的影响,3种谱绘制的帧率相同。由于J-Po谱能反映风速、风距的影响,且生成波在风向(-π,π]范围内,因此J-Po谱更适合于航海模拟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4. 基于一维云模型的交通信息预测算法
    于少伟,曹 凯,赵 模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1170)      PDF(pc) (270KB)(3543)    收藏
    云模型是对语言值所蕴含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的一种数学描述,它用期望值、熵和超熵表征定性概念,将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集成在一起,能够实现定量与定性之间的相互转换,因而对交通信息的高度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基于云模型提出的预测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交通信息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 为交通信息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检验结果表明,预测值基本上与实际值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5. 基于区间数的模糊隶属函数构建
    于少伟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 40 (6): 32-35.  
    摘要882)      PDF(pc) (524KB)(3536)    收藏

    针对当前基于统计方法构造模糊隶属函数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区间数的方法来确定模糊隶属函数。采用区间数描述“青年人”的概念;基于区间数和模糊数的知识,将区间数据转化成有界闭模糊数;经过加权计算得到一个正态模糊数的α-水平截集,并扩展成模糊隶属函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精度高,基于该方法确定的隶属函数曲线更连续、客观,更符合人的主观意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6.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PM2.5预测
    郑毅, 朱成璋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 44 (6): 19-25.   DOI: 10.6040/j.issn.1672-3961.1.2014.180
    摘要2128)      PDF(pc) (1805KB)(3506)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 DBNs)的区域PM2.5日均值预测方法,讨论了训练数据选择方式,并优化了DBNs参数设置。通过相关实验并与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BP)方法比较,验证了基于DBNs方法的可行性和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BNs的方法,区域(西安市)预测PM2.5日均值与观测日均值之间均方差(mean square error, MSE)为8.47×10-4mg2/m6;而采用相同数据集,基于RBF和BP的方法均方差为1.30×10-3mg2/m6和1.96×10-3mg2/m6。比较分析表明:基于DBNs的方法能较好预测区域整体PM2.5的日均值变化趋势,显著优于基于神经网络和径向基网络方法的预测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7.

    界面强度对纤维复合材料破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孙丽莉, 贾玉玺, 孙胜, 马凤德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摘要710)      PDF(pc) (393KB)(3482)    收藏

    界面作为复合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宏观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采用自组装薄膜技术对玻璃纤维表面改性, 得到不同表面性质的玻璃纤维, 与环氧树脂基体复合得到不同界面强度的复合材料. 利用带偏光显微镜的拉伸仪, 研究在不同界面强度下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破坏过程及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在强界面情况下发生脆性破坏, 在弱界面情况下发生韧性破坏, 且增强纤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增强效果与界面强度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8. 基于CEEMDAN-GRA-PCC-ATCN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武新章,梁祥宇,朱虹谕,张冬冬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22, 52 (6): 146-156.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22.242
    摘要1297)   HTML6)    PDF(pc) (6481KB)(3390)    收藏

    为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 提出基于数据分解和输入变量选择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CEEMDAN)对原始风电功率和风速数据进行分解, 平缓数据波动以提取内部隐藏信息。通过排列熵算法(permutation entropy, PE)将风电功率分量简化重构以降低模型复杂度。为提升输入变量与风电功率之间的关联程度, 剔除冗杂信息, 降低输入数据维度, 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CC)和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 analysis, GRA)对各风电重构功率分量的输入变量进行选择。最后利用基于注意力的时序卷积网络(attention-based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 ATCN)对各重构功率分量进行预测, 将各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基于CEEMDAN-GRA-PCC-ATCN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能够提取更多风电数据内部的关键信息, 降低输入数据的维度, 强化输入变量与风电功率之间的关联性, 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9. 散乱点云边界特征快速提取算法
    孙殿柱,朱昌志,李延瑞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 (1): 84-86.  
    摘要465)      PDF(pc) (596KB)(3376)    收藏

    摘要:提出一种散乱点云边界特征的快速提取算法,该算法采用R*-tree建立散乱点云空间索引结构,基于该结构快速准确获取局部型面参考点集,建立该点集的基准平面,计算点集内各点到基准平面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与目标点到基准平面的距离进行比较,识别点云边界特征.实例证明该算法可快速、准确地提取散乱点云的边界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0. 基于新Haar-like特征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
    江伟坚1,2,郭躬德1,2*,赖智铭1,2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DOI: 10.6040/j.issn.1672-3961.1.20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