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北京 100083
2. National Center for Materials Service Safety,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透水性混凝土是由特定级配的集料、水泥及外加剂等原料经特殊成型工艺制成, 具有大量贯通性孔隙的混凝土。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将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道路材料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中[1-2]。WOLFRAM S等在皇家银行苏格兰中心广场进行了透水混凝土铺装, 证实了透水混凝土具有卓越的排水效果[3]。美国卡罗莱纳州、北卡罗来纳州、佛洛里达州等州的部分城市中心街道、停车场、轻车道使用了透水混凝土铺筑[4]。BRATTEBO等研究并证实了, 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排出后, 比直接从沥青路面流走时铜、锌的含量低很多, 且不含铅和废柴油燃料[5]。法国的des Pouts et Chausses中心实验室研究表明, 透水混凝土不仅能容水, 还能储存污染性微颗粒, 可以使悬浮污染粒子的浓度下降60%以上, 铅的浓度下降80%[6-7]。霍亮研究了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制备工艺、配合比设计方法、强度性能、透水性能以及透水混凝土在热、声方面的环保性能[8]。国内外的学者对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9-11]。
目前透水混凝土主要用于路面结构中。SULEIMAN M在2009年提出了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概念, 将透水混凝土引入到地基处理中[12-13]。透水混凝土桩集刚性桩强度高和散体材料桩排水性能佳的特性于一体, 其优良的排水性能可加速土体固结, 一方面可以快速提高桩侧摩阻力和桩间土的承载力, 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工期, 减少工后沉降, 防止桥头跳车等病害的发生。透水混凝土桩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中具有很强的优势。目前国内外对于透水混凝土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SULEIMAN M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桩的承载特性及配合比[12-13]。张宏博等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了透水混凝土桩桩土应力比等特性[14]。宋修广等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透水性混凝土桩施工中超孔隙水压力变化特性[15]。部分学者研究了透水性混凝土桩的强度与渗透性之间的关系[16-20], 结果表明:透水混凝土桩的强度为10~20MPa, 透水系数为0.1~1.5(cm·s-1)。
已有的研究表明, 透水混凝土桩具有较高承载力及加速土体固结的性能, 但由于传统透水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限制, 如把现有的透水混凝土应用到复合地基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 透水混凝土的塌落度非常小, 甚至为零, 采用振动沉管法成桩时会遇到投料困难的问题, 并容易形成缩颈。其次, 施工时的振动会导致水泥浆下沉并堵塞内部空隙, 同时在水下环境中水泥浆体因水的浸泡产生离析从而进一步堵塞空隙, 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要实现透水混凝土桩的大规模应用, 必须解决材料的工作性及空隙易堵塞的问题。
由于水的冲洗作用, 在水中直接浇筑混凝土拌合物时, 骨料和水泥浆体会分离, 不能满足工程上的要求[21]。在混凝土中添加絮凝剂可以配制出耐离析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混凝土在水下的抗分散能力取决于絮凝剂的种类[22]。聚丙烯酰胺对水泥浆的扩展度和流变参数有较大的影响, 掺加聚丙烯酰胺的水泥浆具有一定的水下抗分散能力[23]。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在2003年, 采用了全新糖类高分子化合物配以其他混凝土添加剂成功研制出水下混凝土-2(unter wasser beton-2, UWB-2)型水下抗分散剂, 取得了很好的抗分散效果[24]。陈严对UWB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强度发展规律等作了研究[25]。陆泉林对UWB和纤维素系(super cellulose reihevon, SCR)两种抗分散剂配制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流动性、凝结时间作了研究[26]。仲伟秋、张庆亮对不同掺量抗分散剂和不同自由落水深度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握裹力等力学指标进行了研究[27]。现有研究表明, 抗分散剂可以有效解决水泥浆离析的问题, 配制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但是, 目前国内尚无将抗分散剂应用于透水混凝土桩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通过添加外加剂及合理设计集料级配等手段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水下抗分散性及内部空隙结构, 制作出易于成型并且具有抗堵塞能力的透水混凝土桩。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振动沉管法施工透水性混凝土桩的可行性, 并验证了透水性混凝土桩具有较高承载力。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化学组分(质量分数)及性能指标见表 1和表 2。减水剂为巴斯夫化学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聚羧酸减水剂; 抗分散剂为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生产的UWB-2抗分散剂。
集料为石灰石碎石。透水混凝土集料级配曲线如图 1所示, 为了研究级配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共采用了7种不同级配的碎石从级配A至级配G, 细集料含量逐渐减少, 粗集料含量逐渐增加。
根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拌制水泥净浆, 利用成都仪器厂生产的NXS-11B旋转黏度计测量水泥净浆的流变参数。
抗分散透水混凝土试件制作过程如下:润湿混凝土拌合锅, 倒入全部集料, 加入总质量一半的水泥, 搅拌1min然后将水、减水剂和抗分散剂加入拌合锅内, 搅拌2min。将拌合物装入15cm×15cm×15cm的试模。为了模拟施工时的振动及高地下水位的情况, 将透水混凝土放置在振动台上振动30s, 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将制作完成的透水混凝土试件立即放入水箱中, 水温控制在(20±2)℃; 养护至7, 28d龄期进行测试。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通过重量法测定。渗透系数采用如图 2所示的定水头测量装置进行测试。
透水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 K = \frac{{4Vh}}{{T\pi H{D^2}}} \circ $ | (1) |
式中:V为通过透水混凝土的水量,单位为m3; h为透水混凝土的高度,单位为m;D为透水混凝土的直径,单位为m; T为时间, 单位为s; H为水头差,单位为m。
现场抗分散透水混凝土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 桩的直径为50cm。单桩承载力试验进行分级加载, 荷载持续60min。
1.3 配合比设计本研究试验了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 PAM)以及UWB-2两种抗分散剂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配合比如表 3所示。
本研究也试验了不同因素对抗分散透水混凝土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 主要因素包括灰骨比、水灰比、集料级配。具体混凝土配合比如表 4所示, 集料级配曲线如图 1所示。
本研究中不同配合比水泥净浆的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如图 3所示。试验结果表明, 聚丙烯酰胺和UWB-2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不相同。掺加聚丙烯酰胺会增大净浆的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 添加UWB-2抗分散剂后净浆的屈服应力比水泥净浆降低约88%, 但是塑性黏度为净浆的4.6倍。添加减水剂可有效地降低屈服应力, 添加UWB-2抗分散剂后净浆的屈服应力降低与其含有减水剂成分有关。对于塑性黏度, 抗分散剂通过双电层压缩、电位中和以及高分子链的架桥作用产生絮凝现象, 从而提高塑性黏度。
较低的屈服应力可以使混凝土在较小的外力下产生流动, 提高工作性。高塑性黏度可以减少透水混凝土在振动条件下水泥浆的下沉, 保证空隙不会被堵塞。同时UWB-2的需水量小于聚丙烯酰胺, 添加UWB-2的透水混凝土可以采用较低的水灰比, 而较低的水灰比有利于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均采用UWB-2抗分散剂配制透水混凝土。
3 抗分散透水混凝土性能 3.1 抗分散剂对透水混凝土成型的影响振动条件下不同透水混凝土在水下成型的情况如图 4所示。普通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在振动及水下成型时会产生明显的水泥浆下沉现象(图 4(a))。混凝土底部孔隙基本都被水泥浆填充, 从而失去竖向透水性。添加抗分散剂后水泥浆下沉的现象基本消失, 混凝土底部孔隙也无明显变化(图 4(b))。因此, 在透水混凝土中添加抗分散剂可有效解决水泥浆离析的问题。
灰骨比对抗分散透水混凝土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力学性能的影响如图 5所示。灰骨比小于0.23时, 其变化对抗分散透水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当灰骨比大于0.23时, 透水混凝土性能趋于稳定。当灰骨比从0.19升高到0.23时, 混凝土密度提高3.5%, 孔隙率降低37.6%, 渗透系数降低68.9%, 7d抗压强度提高22.8%, 28d抗压强度提高48%。对于透水混凝土, 增加灰骨比时, 骨料表面水泥浆膜的厚度会相应增加, 填充骨料之间的孔隙, 从而导致混凝土孔隙率及渗透系数的降低。因此, 在保障强度的前提下, 为了确保桩体的排水固结作用, 透水混凝土桩体材料的灰骨比不宜太高。
水灰比对抗分散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如图 6所示。本研究中, 通过设计不同水灰比的透水混凝土, 探究不同水灰比对其性能的影响。需要指出, 普通透水混凝土没有坍落度的指标, 而添加了UWB-2的透水混凝土流动性较好, 可以采用普通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方法对透水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对比。
图 6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加, 透水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增加, 工作性能提高, 但孔隙率及渗透系数逐渐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也随水灰比的提高而降低。适当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水灰比, 提高其流动性能, 会有利于透水混凝土桩体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过高的水灰比会造成透水混凝土性能的降低, 因此结合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透水混凝土的水灰比在0.28左右时混凝土整体表现出较好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
图 7为集料级配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选取表 4中的配合比8、9、10、11、12、13、14制作不同集料级配的透水混凝土。通过测试孔隙率及力学性能, 以探究不同级配的集料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图 7表明:在相同的灰骨比下, 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随集料的级配不同而产生变化。集料级配由A至G粗集料越来越多, 细集料越来越少。A、B、C三组集料级配以5~10mm的石灰石为主, 随着粗集料(10~20mm)的增加, 孔隙率变化不大。配合比D、E、F、G以粗集料为主, 随着细集料的减少, 孔隙率逐渐增加。不同粒径集料的堆积状态不同, 集料的堆积孔隙率也不相同[28], 因此导致混凝土孔隙率的变化。
透水混凝土在受压破坏时, 混凝土试件会产生横向变形, 因此混凝土内部同时产生剪应力和拉应力并且在集料的接触点产生微裂缝。因此集料之间的接触点便是制约透水混凝土强度的薄弱环节, 接触点区域强度决定于接触点的粘结强度与接触面积。图 7(b)表明集料级配对透水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影响。当细集料含量减少时(D至G), 透水混凝土强度先降低, 后增加。细集料含量降低, 接触点的数量降低, 透水混凝土强度降低。但是细集料含量降低时, 集料表面积变小, 水泥浆包裹膜变厚, 接触点的粘结强度增加, 透水混凝土强度增加。
3.5 抗分散透水混凝土桩承载力性能基于以上对透水混凝土材料性能的研究, 得出适用于场地桩施工的配合比, 并依托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工程验证透水混凝土桩的实际性能。该抗分散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可达到22%以上, 28d抗压强度在8MPa以上。所选试验现场处于山东省滨州市, 属黄泛区, 地下水位为2.4m。透水性混凝土桩沉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
利用北京智博联ZBL-P810A基桩动测仪对透水性混凝土桩桩身质量检测, 通过应力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 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试验表明透水性混凝土桩桩身没有出现断桩、扩缩径等现象, 设计桩长8.5m左右。透水性混凝土的高流动性能能适应采用振动沉管法进行桩体施工时3~5m/s的拔管速度, 桩体密实无病害。
对于单桩承载力, 试验前凿除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在处理后的桩头位置铺设1~2cm厚细沙进行找平。试验流程如下:(1)试验进行分级加载, 每一级荷载为40kN, 其中第一级取80kN; (2)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 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3)每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 并连续出现两次, 可加下一级荷载; (4)卸载分级进行, 每一级荷载为80kN,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 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回弹量后, 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 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 维持时间为3h, 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 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图 8为根据检测数据绘制的单桩竖向荷载-沉降(Q-S)曲线。
图 8表明, 抗分散透水混凝土桩单桩Q-S曲线在荷载为200kN时发生陡降, 因此可以判断透水性混凝土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200kN。
4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透水混凝土的水泥浆进行改性, 在实验室得出耐离析、高流动性能的抗分散透水混凝土。通过室内试验进一步系统研究了灰骨比、水灰比、骨料级配对透水混凝土各个龄期强度、密度、孔隙率、渗透性的影响规律, 并进行了现场承载力试验。具体结论如下:
(1)抗分散剂通过双电层压缩、电位中和, 以及高分子链的架桥作用, 产生絮凝现象, 从而提高塑性黏度, 也就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抗分散性。所以掺加抗分散剂可有效解决桩体在振动条件下水下成型时产生的水泥浆下沉及离析的现象。
(2)加入聚丙烯酰胺可增加水泥浆的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添加UWB-2到水泥浆中会增加水泥浆的塑性黏度, 同时也降低了屈服应力。对于塑性黏度, 从透水混凝土的抗分散角度看, 聚丙烯酰胺和UWB-2均能满足要求。但是从工作性能看, UWB-2有利于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工作性能更佳。这一研究成果为透水桩体在工程中应用时, 对于抗分散剂种类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3)本研究表明, 随着透水混凝土的灰骨比增大, 孔隙率降低, 渗透系数减小, 抗压强度增加。这是由于灰骨比增大, 集料表面的水泥浆膜厚度随之增大, 填充了部分骨料间空隙, 导致渗透系数减少。同时作为薄弱点的集料接触点之间的水泥浆增多, 有利于增大抗压强度。水灰比的增加, 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变好。这是由于水灰比增大,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润滑剂作用的水泥浆体增多, 有利于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4)本研究表明, 抗分散透水混凝土集料可以1~20mm集料为主, 并适当添加5~10mm集料, 这种级配的集料拌合得到的透水混凝土兼有孔隙率大和抗压强度大的特点。这一成果为透水桩体在工程应用中, 提供了集料配合比方面的指导意义。
(5)现场试验表明抗分散透水混凝土可用于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可采用振动沉管法成桩。透水性混凝土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200kN。这一成果证明了透水混凝土桩在工程上应用的可能性, 又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成管方法, 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1] | GOLAIT Y, SATYANARAYANA V, RAJU S. Concept of under reamed cemented stone columns for soft clay ground improvement[C]//IGS India Geotechnical Conference. Guntur, India: Indian Geotechnical Society, 2009:356-360. (0) |
[2] |
王聪.透水性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抗震机理及设计参数灵敏性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WANG Cong. Anti-earthquake mechanism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design parameters of pervious concret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2013. (0) |
[3] | WOLFRAM S. Modeling the outflow from a porous pavement[J]. Urban Water , 2002, 4 (1) : 245-253 (0) |
[4] | RECHARD C, MEININGER. Pavements that leak[J]. Rock Products , 2004 (11) : 32-33 (0) |
[5] | BRATTEBO, BENJAMIN O, BOOTH, et al. Long-term storm 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of permeable pavement systems[J]. Water Research , 2003, 37 (18) : 4369-4376 DOI:10.1016/S0043-1354(03)00410-X (0) |
[6] | BALADES J D, LEGRET M, MADIEC H. Permeable pavements: pollution management tools[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5, 32 (1) : 49-56 DOI:10.1016/0273-1223(95)00537-W (0) |
[7] | LEGRET M, COLANDINI V, LE MARC C. Effects of a porous pavement with reservoir structure on the quality of runoff water and soil[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1996, 189-190 : 335-340 DOI:10.1016/0048-9697(96)05228-X (0) |
[8] |
霍亮.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04.
HUO Liang. Preparation, properties of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material[D].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200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6-2005034194.htm (0) |
[9] |
马威.多孔混凝土透水基层材料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8.
MA Wei. Study on the material design of the porous concrete drainage road base[D].Wuh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0) |
[10] |
杨静, 蒋国梁.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强度的研究[J].
混凝土 , 2000, 10 : 27-30 YANG Jing, JIANG Guoliang. A study on strength of pervious concrete as pavement material[J]. Concrete , 2000, 10 : 27-30 (0) |
[11] |
程晓天, 张晓燕, 李凤兰, 等. 道路透水性混凝土的透水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 2008, 29 (1) : 38-40 CHENG Xiaotian, ZHANG Xiaoyan, LI Fengla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permeability and mechanic performances of road pervious concrete[J]. Journal of North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 2008, 29 (1) : 38-40 (0) |
[12] | NI L, SULEIMAN M T, RAICH A. Pervious concrete pile: an innovation ground improvement alternative[C]//ASCE GeoCongress 2013: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Slopes and Embankments III. San Diego, CA, USA: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13:2058-2065. (0) |
[13] | SULEIMAN M, NI L, RAICH A. Development of pervious concrete pile ground-improvement alternative and behavior under vertical loading[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14, 140 (7) (0) |
[14] |
张宏博, 厉超, 宋修广, 等. 多孔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 2015 (8) : 15-20 ZHANG Hongbo, LI Chao, SONG Xiuguang, et al. Study on the load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porous concret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J]. China Concrete and Cement Products , 2015 (8) : 15-20 (0) |
[15] |
宋修广, 于一凡, 张宏博, 等. 透水性混凝土桩施工中超孔隙水压力变化特性试验[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 2016, 33 (1) : 90-98 SONG Xiuguang, YU Yifan, ZHANG Hongbo, et al. Experiment 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during pervious concrete pile 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 2016, 33 (1) : 90-98 (0) |
[16] | MONTES F, HASELBACH L. Measuring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n pervious concrete[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 2006, 23 (6) : 960-969 DOI:10.1089/ees.2006.23.960 (0) |
[17] | LUCK J D, WORKMAN S R, HIUUINS S F, et al. Hydrologic properties of pervious concrete[J]. Transaction of the ASABE , 2006, 49 (6) : 1807-1813 DOI:10.13031/2013.22301 (0) |
[18] |
崔新壮, 王聪, 周亚旭, 等. 透水性混凝上桩减压减震耦合抗震机理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12, 42 (4) : 86-91 CUI Xinzhuang, WANG Cong, ZHOU Yaxu, et al. Anti-earthquake mechanism of pervious concret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J].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 2012, 42 (4) : 86-91 (0) |
[19] |
张娜, 崔新壮, 张炯, 等. 路堤荷载作用下透水性混凝土桩减压降沉效应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13, 43 (4) : 80-86 ZHANG Na, CUI Xinzhuang, ZHANG Jiong, et al. Settlement-controlling and pressure-reduction effect of pervious concrete pile under the action of embankment load[J].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 2013, 43 (4) : 80-86 (0) |
[20] |
崔新壮, 欧金秋, 张娜, 等. 透水性混凝土强度渗透性模型试验研究[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 2013, 35 (4) : 114-120 CUI Xinzhuang, OU Jinqiu, ZHANG Na, et al. Strength-permeability model of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J]. Journal of Civil, Architectur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13, 35 (4) : 114-120 (0) |
[21] | 赵志绪. 新型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 (0) |
[22] |
冯爱丽, 覃维祖, 王宗玉. 絮凝剂品种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影响的比较[J].
石油工程建设 , 2002, 28 (4) : 6-10 FENG Aimin, QIN Weizu, WANG Zongyu. The comparison of anti-washout admixtures types to properties of the non-dispersible underwater concrete[J].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2002, 28 (4) : 6-10 (0) |
[23] |
刘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剂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5.
LIU Juan. The research on antiwashout admixture of non-dispersive underwater concrete[D]. Changsha: Hunan University, 2005. (0) |
[24] |
林鲜, 陈凌华, 周伟, 等. UWB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的性能研究[J].
混凝土 , 2006, 4 : 52-53-73 LIN Xian, CHEN Linghua, ZHOU Wei, et al. The performance study of UWBⅡanti-washout admixtures to non-dispersive underwater concrete[J]. Concrete , 2006, 4 : 52-53-73 (0) |
[25] |
陈严. UWB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J].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 1998 (4) : 50-51 CHEN Yan. The research of UWB non-dispersive underwater concrete[J]. Design of Water Resources &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 1998 (4) : 50-51 (0) |
[26] |
陆泉林.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研究[J].
石油工程建设 , 1994, 4 (4) : 17-23 LU Quanlin. The performance study of non-dispersive underwater concrete[J].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1994, 4 (4) : 17-23 (0) |
[27] |
仲伟秋, 张庆亮.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混凝土 , 2009 (10) : 105-107 ZHONG Weiqiu, ZHANG Qingliang.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non-dispersible underwater concrete materials[J]. Concrete , 2009 (10) : 105-107 (0) |
[28] |
于得水, 潘淑燕, 王安成, 等. 双级配骨料空隙率与粒径的关系[J].
建材技术与应用 , 2009 (10) : 1-2 YU Deshui, PAN Shuyan, WANG Ancheng, et al. Relation between the double gradation aggregate and its grain size[J]. Research &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 2009 (10) : 1-2 (0) |